2013年11月18日 星期一

「狼來了」,當急件不再是急件


事情到底有多急,我想有些人可能也不知道。


成為上班族的日子不知不覺也過了三年,三年裡有一件我始終不知如何掌控好的便是輕重緩急的分辨。常常有新事情,處理代辦事項的優先順序變立馬變動開來;關注的事項、重點的報價項目,甚至是關係親近的客戶寄來的郵件,常常就擾亂我的思緒與先後順序。


不過這倒無妨,畢竟事情能即時處理完畢就好,倒也交待地過去;及時處理關係親近客戶的事情,我想也是種公關的操作手法。


但我一直無法適應的是,當急件不再是急件這事。


伊索寓言裡關於「狼來了」給我們最大的警惕不是不能求救,而是不要輕易求不需人救的救。


當一封主旨掛上「急件」或「緊急」的郵件出現時,可知道會佔據多少人的時間來處理,也給大家帶來多少精神層面的壓力。當大家習慣任何事情都掛上「急件」或「緊急」時,這兩個字就變得一點也不緊急有。


對我來說,什麼符合緊急的定義?


1. 時效性
事情很急迫,依正常程序無法即時處理完畢,切確需要所有部門無縫的接續處理。

2. 重點客戶
平日關係良好,溝通順暢;需要你的幫忙時,把你當夥伴而不是供應商。

3. 亡羊補牢,救錯性
事情突發非常態,需要第一時間跳出自清;如產品品質或公司信譽發生嚴重考驗。


不妨檢視一下自己,平常是否太過濫用「急件」或「緊急」了,一但同事們習慣了這些不太緊急的急件之後,企業的內部溝通就像放羊的孩子,緩慢甚至無效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