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0月25日 星期一

信心來自專業

ㄧ直以來,我以為我是個口調不錯的人,至少在我認為擅長的部份是如此。

工作後,我開始會有種不安定感,尤其在這種專業至上的產業,往往與別人討論事情,說起話來也比別人小聲,多了點懷疑,於是我開始了解到是自己專業度不夠的問題。

第一次被人家說"要學著活用"也是新體驗,我想以前的我應該很難接受吧。反正,最近的體悟就是信心來自專業,畢竟我真的很受不了自己當個會說話的啞巴這件事。

還記得,每次拿工程報價單給課長檢閱時,班尼課長只要ㄧ說「你確定嗎?」,此時的我早就已經在想又是哪邊寫錯了吧,如此ㄧ來,漸漸的我發現自己有點無精打采的。

然後這又關係到一個功利主義的現象,人都是需要被肯定的,我想我能做的只有,更加緊的抓到其中要訣吧。

.

2010年10月10日 星期日

媽,我終於變胖了

當你很久沒看到一個人的時候,免不了的會聽到別人對你下了一些評語。

例如「某某某,你怎麼變的那麼漂亮啊」或是,「某某某,你這次的髮型比較好看喔」,最近常常跟同學見面的我,也面臨到這些狀況。

「嘿,你是不是變胖了啊」是我最近最常聽到的對話。

從小到大,親戚朋友們分辯我跟我弟的依據就是身材,我家的飽寶,雖然不是胖,可是看起來就是有張肉肉的臉,再加上他比較容易水腫,所以常常被說 "漢草" 比較好。相較之下,我看起來就顯的弱不禁風、發育不良之類的。

還有鄰居,發展出一套很無厘頭,卻也很有道理的理論,他們總說,南部的便當便宜又大碗,所以飽寶大學的時候吃的比較胖,相對在台北,物價昂貴量又少,會瘦成這樣也情有可原。

結果,好笑的來了,現在我在南部工作,體重上升已經是不至可否了,至於體型,也面臨到不維持就會出事的情況了。

逝去的無贅肉腰圍,我對不起你,過去,我不懂得珍惜,現在,我只求你能回到我身邊,我們不要在冷戰了好嗎,畢竟我們如此相知相守過。

殘念,真的蠻想運動的。

.

通路才是王道

記得前年在考行銷所時,碰到一個很難衡量的反論題。


通路才是王道,誰擁有通路就等於擁有消費者。甚至只要通路夠強,產品其實沒有那麼總要」請評論,題目的意思大概是這樣吧。

當時我使用所謂的迂迴法及反問來回答,大概是說藉由類似回饋及正反應的功效,才能發揮通路的功效,否則就像沒有內力的武功高手,產品發展有限。

這個問題仍然在我心中存在很久,不過如果以營收來說明的話,其實這方向就變的好解釋多了。


如果要解釋所謂通路就是王道這個道理,個人認為可以使用7-11作例子。不曉得大家有沒有發現,以上的圖片中光是統一品牌的咖啡就佔了3種,其中還不包括牛奶、果汁等的飲品,如果再加上此系列的飯糰、麵包鮮食,早餐的搭配可以達到十幾種,這其中有什麼通路營運道理。

#1 店頭擺設,增加曝光量
早餐要吃什麼,也許是你每天會煩惱的事情,所謂行銷是人性的,統一透過39、49元的公關活動,節省掉消費者的搜尋成本,方便又迅速,這是通路的優點。除此之外,統一還運用通路的數據力量,此活動安排牛奶、咖啡、果汁三種常見的早餐飲料來進行搭配,增進購買的意願。

#填充產品線
行銷有所謂市場區隔,意即針對不同的目標族群發展不同的產品,不曉得您是否有想過,為何光是統一咖啡就有左岸、奢華拿鐵以及city cafe三種,其中還不包含各種口味,這可以用下列例子來做解釋。

某咖啡產品有A、B、C三種,在" 選擇 "時,我們可以很快速比較 (價錢、口味、大小等 ),哪個適合我們,哪個不合適,被動地迅速做出抉擇;反之,如果產品只有A一種型式,則很容易被消費者排除在購買思考清單裡面。

簡單來說,假設超市只有賣水、普通咖啡、鮮奶三種制式產品,消費者選擇咖啡的原因,可能只因為昨天搭配水或鮮奶;若是咖啡加入不同的類型,消費者的選擇就多了起來,例如昨天選了拿鐵,今天就能試試曼特寧或是city cafe的美式經典。

#邊打邊模仿,從中創新
統一也藉由擺設其他公司的產品,從中學習模仿,省下大筆的研究經費及行銷成本。例如統一現在最紅的純喫茶或是梅子蕃茄、果菜汁及咖啡等等。

回到營收上來看,企業經營的目標除了永續,其次的重點就是營收要好看。首先統一藉由調整自己的公關活動來擴大消費者購買選擇及頻率,表面上看起來,早餐鮮食及飲料的搭配有好多種,實際來看,不管你怎麼選擇,選到的幾乎都是統一本身的產品。

第二,不斷的填充產品線以及模倣類似產品,滿足有不同需求及購買傾向的消費者,這也是把餅做大的應用。

這個理論可以從我們生活中看的到一些端倪,一樣都是咖啡,我個人在購買早餐,通常不會選擇city cafe,原因是它可能需要花費我五分鐘左右的時間來等候;反之,有很多人會喜歡現煮的感覺,願意多花一些時間及金額來購買。

所以,總的來說,通路的功效在於方便控制行銷活動,增加產品曝光、擴大營收。但如果說能否有使產品化朽為奇的功用,我想應該是很難做到。

.

2010年10月5日 星期二

The Devil-惡靈電梯

所謂的恐怖電影,不過就是刺激人類的感官,如果去看電影能夠讓你有驚嚇到的場面,那就算是不錯的戲碼了。而這年頭,大家去看恐怖電影,似乎也不期待它能給你多大的空間去思考,反正,嚇嚇就好。

不瞞你們說,我的確看過很多所謂濫恐怖片,看到睡著的也有,看到一半離開的也有,還記得有次看了ㄧ部「人肉麵線」,整部片的對話少到可憐,嚇的我都都快尿褲子了。

惡靈電梯,是西洋版的警世劇場-台灣靈異事件,這是我給它的評語,不過這部電影的確有太多可以討論的地方。

警視劇場-台灣靈異事件,是以前陪伴我每個週ㄧ夜的電視


首先,我很喜歡電影描寫人類互動的手法。
仔細想想,當我們搭電梯的過程中,鮮少與別人互動,畢竟,搭電梯只是一個過程,幾分鐘就會結束,只是當這個密閉空間,近似停擺時,那麼人會怎麼動作?

有的人面露擔憂、有的開始責難(碰巧電梯裡有該大樓員工)、有的人ㄧ派輕鬆,想緩和緊張氣氛,而有的人,似乎對那類輕浮的人沒什麼好感,這些情感與互動,非常奇妙。

其二,描寫人類猜忌懷疑的方式。
這部電影,你可以看到人互相懷疑為難的鏡頭。當電梯只有五人,有事情發生時肯定是4對1的局面,而那1人往往是ㄧ開始看似最像好人的傢伙。接著就是3對1、2對1,其中也描寫了所謂的挑撥,即所謂選邊站,就像當電梯剩3個人時,某甲對乙說:「你還看不出來嘛 ? 只要有丙在我們遲早會殺了對方,丙就是那種專門挑撥的人」這樣。

不過也對,如果說電梯裡的五個人,在事件發生開始就非常團結一起禱告,電影可能會變的非常沒有可看性。

其三,警察的辦案手法及劇情走向
雖名為靈異電影,不過在支線劇情中也有警察的出現(打破警察出來洗地的傳統)。我非常佩服電影理,透過經驗老道的警探j出現,將人一一剔除,順勢導入主劇情「things happened with a reason」的方式。

也許你會很好奇,將人一一剔除是什麼意思? 

在警方的角度,案件的開始當然要設定朝向人為去偵辦 (畢竟是密閉空間 ),所以警方勢必得先釐清電梯內人的身分、背景,調閱監視器畫面,甚至是從電梯內人們的相對位置,從中推測有可能的兇手。

「你看,那傢伙在燈光暗掉前是站在最有利的行兇位置,燈亮後與其他人不同,他反而是往後退的腳步」警察說道,如此讓你游離在靈異與非靈異片的發展中。

過程中,發現電梯裡,個個人來歷都不簡單,有商業騙子、斂財犯、傷害犯、小偷等等,當我們發現每個人身分越來越怪,慢慢被導演說服案件是人為方向時,卻又會出現意想不到的走向,於是又只能排除這個可能,往新的方向思索。

這非常過癮,就像是你在看本格推理小說作品時,站在讀者角度跟作者抗衡,而後發現其實你不過隨作者伏筆,飄來飄去,就像怎樣也逃不出作者設定的關卡。

劇情走向方面
破除靈異片冗長的伏筆,劇情在電梯停擺後馬上漸入緊湊,透過燈光暗出,彷彿敲打著節奏似的,帶領我們朝著結局前進。員警的推理,在此時也有重要的腳色,它解釋我們心中的疑惑,用看似出及合理的推理帶我們找出密室殺人兇手,卻又隨即被推翻之,這樣的結果使我大吃ㄧ驚,卻又馬上更投如劇情內想要找出解答,所以我說,如果沒有警察的推理,這部電影並不會如此出色。

雖然後半段有些許交代不清,感覺有些為了支線而支線的鏡頭擾亂了思考。但整體來說,這是部不錯的電影,當然如果你是期待要有什麼人生體悟,惡靈電梯可能會令你失望,畢竟我開頭都說了,這就是西洋的警世劇場,勸人向善罷了。



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