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0月7日 星期一

司圖加特小記


今年德國的秋天提早來臨,雖然太陽落下的時間點一如往年,但氣溫卻早已下滑許多,走在司圖加特市中心的街頭,深夜11點,冷風颼颼的令人直打哆嗦。


忽然之間,幾個像是屍體的東西隨著我們的移動映入眼簾,雖然著實被嚇了一跳,我們還是按耐著緊張得心情走上前去探個究竟。


原來,是尋求政治庇護的難民所擺設的攤位。

難民們,用驚悚搶眼的擺設向大眾傳達他們的訴求


帶著微笑前來與我們攀談、解說的是在這邊自願服務的高中生,這些義工由當地的高中生、大學生組成,每天輪流在攤位幫忙,用英文與德文向路過的人們說著難民營內的故事。


「幾坪大小的房舍內擠著數十人,擁擠的環境生活變得得很不自在;但這些難民不得離開所謂的難民營區,只能靠著政府每個月分發的食物、衣物卷過著所謂的生活,但他們也想要工作,像個正常的公民」女孩說著,眼神透露著憐憫與無奈。


除了生活的品質極差外,最大的問題是語言,難民營內多數人是不會講英文的,更別說是德文;沒有人負責教導他們,他們也沒有任何可以接觸到學習的機會,也因此喪失了謀生、以及為自己發聲的能力。


「學會了溝通,他們有了自己發聲的能力後,屆時聲勢會增加許多,我想這對想要冷處理的德國政府是不樂見的」女孩說著。


對於女孩所說議題,我無能為力。看著席地而坐,大多來自非洲各國的難民們,我突然想起以前學校老師總說,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名利,而是讓我們有能力去觀察、瞭解並改變這個世界。


身在亞洲,雖然我們偶有所聞釣魚台、南海列島的糾紛、偶有寧與世界為敵的北韓恣意的宣戰,但相對於在非洲、中東發生的事,我們確實活在相對安逸的區域。看著女孩,我不知道該如何幫得上忙,但我想我所能做的是讓更多的人知道這件事情,所以我寫這篇文章。


公民、社會意識或人權等從來不是我擅長、甚至能說上什麼的議題,但此刻我正為了這篇文章奮鬥著。心裡深知,這樣的問題不是藉由一兩篇文章即能改變,但重要的我們開始去接觸、與認識問題。


最後,是保持開放的心,人云亦云的認知模式是萬萬不可。


就像我無法忍受自己成為一無所知,僅憑著初次見面的人幾句話就做出評斷,只期許自己可以兼容並納的認識、判斷這一切,然後在適當的時機為這些該發聲的人說些什麼。


當瞭解了這些,再去碰觸這些議題時便不在陌生;瞭解身為僅次美國的最大武器輸出國,便能瞭解為何德國對於政治難民的議題有脫不掉的枷鎖;但瞭解這些取得國民身分的難民,在德國完善福利政策的背後衍生出的問題,便不難知曉問題的另一端,是更難解決的難題。


但終究,問題需要解答,於是我們學習與關注著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